您好!欢迎访问宁夏中广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网站!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宁夏中广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logo
新闻中心
 
 
公司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甘肃瓜州:推动三峡恒基“光热+”项目建成,加快光热等新能源产业集群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4年02月22日  点击数:61 次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瓜州县人民政府发布2023年瓜州县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指出,在2023年间,首位产业加快发展,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封顶。

  展望2024,瓜州县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工业强势崛起,推动三峡恒基“光热+”“十四五”第二批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行,壮大能源电力产业集群规模。提升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质量。推进光热熔盐、电解金属镁等新材料项目,做大新材料产业规模。

  原文如下: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1月23日在瓜州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曾柠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积极融入省委“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市委“1246”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人才兴县”战略,坚定不移强产业、扩投资、惠民生、防风险,圆满完成了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亿元大关,达到131.7亿元、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194.8亿元、增长2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亿元、增长11.6%;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14亿元、增长3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8亿元、增长46.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9.3亿元、增长2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2113元、24810元,增长6.7%、8.7%。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市前列,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一、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持把建项目、促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器”,专班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投资拉动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深研国家政策导向,谋划包装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项目127个,加大赴省市汇报对接力度,争取到位各类资金34.5亿元,同比增长15.5%,位居全市前列。严格落实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常乐5、6号机组、柳红铁路等23个省市列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西气东输四线等104个重点投资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增速和总量均稳居全市前两名。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不断优化“链长制”招商机制,列支专项经费1000万元,积极参加兰洽会、厦洽会等招商推介活动,签约落地寰泰电解液、首浦生物等亿元以上项目18个,签约金额391亿元,同比增长163%。全省首个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高效利用项目智汇格林煤化工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成为柳沟园区百亿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全年外出招商338批次,落实到位资金140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非能源项目到位资金110.6亿元,增长42.5%,招商引资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出台推动经济整体好转60条政策措施,兑现创新发展奖金、稳岗补贴1292万元,留抵退税6.2亿元,退税额度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柳沟至县城天然气门站及管网项目顺利建成,西气东输管道天然气“进园入企”,即将“进城入户”。争取批复重点用能项目5个,实施基础地质调查、地勘基金等项目14个,盘活低效闲置土地520亩。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发放普惠小微贷款11.3亿元,我县荣获“市长金融奖”,新增市场主体2974户,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二、持之以恒兴产业、促提升,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紧盯“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更加宜居宜业。两条底线更加牢固。落实防返贫监测和“一键报贫”机制,针对性开展到户产业帮扶,为1044户监测户、低收入脱贫群众到户产业项目资金1088万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增长17%。开展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到26.4万元,化解村级债务1815万元,完成市定任务的224%,10万元以下乡镇债务全面清零。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播种粮食11.6万亩,完成2000吨储备粮轮换,超额完成市定任务。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新建钢架大棚1150亩,种植设施蜜瓜1.5万亩,成功获批省级现代农业(蜜瓜)产业园,30家合作社获准使用“瓜州蜜瓜”专用地理标志。绿色枸杞稳定在12万亩以上,郝氏粒道枸杞精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高标准举办第九届瓜州蜜瓜枸杞展销会,“杞老大”“丰阳”等枸杞产品入选“甘味”品牌名录。实施棉花大县奖补项目,推广机采棉8.5万亩,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全程机械化作业紧密结合,全面提升生产效率,荣获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金泉牛业、三道沟牛羊屠宰厂等项目开工建设,生态牛羊产业链初具雏形,牛羊饲养量突破150万头只,培育规模养殖户15户、达到62户。培育市级以上新型经营主体37家,农产品订单销售率达到90%以上,农业效益不断提升。一产增加值达到24.4亿元、增长6.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乡村建设稳步实施。改造提升农房1182户,新改建卫生户厕600座。建设高标准农田15.5万亩,改造提升乡镇村三级道路223公里。兑现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考评奖金200万元,成功创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5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西湖镇城北村入选省级和美乡村。农业农村相关财政支出达到12.9亿元,同比增长31.6%。

  三、全力以赴聚集群、延链条,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坚持把工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全面推进“强工业”行动,聚力打造能源电力、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支撑更加强劲。首位产业加快发展。坚持风光火储协同发展,常乐电厂3、4号机组提前建成投运,宝丰175万千瓦风电建成并网,全球首个“双塔一机”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封顶,全年新增电力装机485万千瓦,并网规模创历年之最。电力装机总量达到1667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到334亿度,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位居全国县级前列。其中,风电装机首次突破千万千瓦、达到1165万千瓦;光伏装机首次突破百万千瓦、达到102万千瓦;火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新能源调峰能力持续提升。莫高750千伏变电站完成改造升级,寰泰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睿储磷酸铁锂储能电站、泰源分布式调相机、中电国际老旧风机改造、运达大风机试验等一批创新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全国风能发电技术与应用研讨年会成功在瓜州举办,“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能源体系加快构建。园区集聚效应逐步释放。持续完善三个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北大桥、柳园园区供排水、道路铺筑等项目竣工投用,柳沟园区消防救援站、智慧监测平台建成运行,项目、资源、要素加快向园区集中,园区承载力扩容提质,柳沟化工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一级化工园区、D级风险化工园区。全国首个大型“三绿”项目宝丰多晶硅产品下线,恒瑞新石英坩埚实现量产,填补了省内高端硅基材料领域空白。寰泰储能装备生产线完成首批全钒液流电堆交付。大西、荣权等11家化工企业投入试生产。鑫港、绿洲等工矿企业完成技改升级。工业集中区总产值达到64.5亿元,经济体量位居全省开发区前列。工业企业量质齐升。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与省科学院、省化工研究院开展院地合作,聘请4名专家常态化开展科技服务。引导宝丰、中科凯越等企业与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联姻”,优化重组甘肃硅材料创新中心,成立瓜州精细化工技术中心。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户、达到78户,工业企业总量达到286家,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57.4亿元、增长7%。

  四、多措并举挖潜力、补短板,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撑”,放大文旅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通道物流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多旅融合协同共进。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体育馆、丝路文化数字展示中心、悬榆路等文旅融合项目加快推进,双石路二期完成招标。《大地之子》火爆出圈,戈壁国际雕塑艺术长廊再添《非垂直坐标》新景。成功举办玄奘之路、医联赛等徒步活动142场次,参赛人数突破3万人次,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户外运动产业蓬勃发展。瓜州首部情景话剧《浴血安西》成功演出。推出特色旅游线路5条,“张芝学堂”“红色瓜州”等研学游逐步兴起,福禄花田、吉水驿站等乡村旅游多点开花,全年接待游客7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亿元,分别增长234%、387%,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商贸消费加速回暖。支持光明印象城、西部天地等商贸综合体发展多元消费业态,新州里夜市完成改造升级,餐饮消费展现新活力,增添了城市“烟火气”。三级物流共配体系不断健全,37家企业入驻电商创业孵化基地,本地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我县入选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县域案例。发放惠企利民消费券500万元,开展购车补贴、家电下乡等促销活动,带动消费2.3亿元,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2家。通道经济扩规升级。抢抓疆煤东运机遇,不断完善基础保障,桥湾疏堵保畅工程建成通车,“油气氢电醇”综合能源站规划完成编制,广汇快装线、馨逸公铁物流园建成投运,金维弘源、中胜浩通等公铁联运项目加快推进,煤炭储运保供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生产性服务业破题发展。推动明乾工业发展公司升规入库,组建协合明乾风电运维公司并成功入规,金风慧创落地瓜州,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家,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加快补齐。

  五、久久为功夯基础、提品质,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底色”,综合施策、内外兼修,城市承载力和宜居度大幅提升。市政设施更加完善。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投资2.4亿元,完成常乐路、祁连街等12条市政道路、管网改造,首条城市街区10千伏电力架空线全线入地。疏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竣工。渊泉公园停车场建成投运,新增停车位1500个、安装充电桩730个。二十年以上老旧小区全部完成改造,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307套,托稳了群众“安居梦”。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数字城管”启动运行,“门前三包”全面落实,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打造新州天寓、明珠御园等物业示范小区5个,物业服务逐步规范。大力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全面推广种植县树、县花,栽植各类乔灌木、花卉16万余株,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城市品质不断提升。生态底色更加亮丽。深入实施“绿色瓜州”三年行动,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榆林河水库清淤、双泉村至小宛农场段河道治理等项目顺利完工。实施县城东入口绿化、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新增造林1650亩,建成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78公里,县林草局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除尘降尘,治理裸露土地27公顷,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施供水设施养护工程23个,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稳定达标,废旧农膜、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限值以内,前两轮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移交信访问题完成阶段性整改。

  六、全心全意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答卷更有温度。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南针”,始终坚持民生至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幸福指数持续攀升。“人才兴县”全面推进。出台一系列引才、育才、留才政策,改造人才公寓44套,发放公租房、领军人才等补贴470万元,职工食堂投入使用,乡镇干部周转房实现全覆盖,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越。招引教育、医疗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71名。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为企业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2125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加大教育资源供给,13所学校“增学位建宿舍扩食堂改厕所”项目竣工投用,初中信息化教学设备更新升级,选派418名教职工参加国培、省培,213名教师晋升中级职称,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高考一本上线率跃居全市第二,兑现高质量奖学金150万元,1006名瓜州学子享受燕宝助学金402万元。深入实施“健康瓜州”行动,中医院晋级二甲医院,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重症救治能力提升项目通过省级验收。“两癌”筛查、老年人体检全面完成。支持百晟文化艺术团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文艺创作演出等活动,戏剧公演、书香瓜州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障有力有效。坚持就业优先,开发公益性岗位625个,发放创业贷款4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2652人,输转劳动力2.65万人,失业登记率控制在2.5%以内。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60岁及65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县级补助标准分别提高10元、15元,门诊慢特病实现应报尽报。建成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5个。“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成效显著,为1460名关爱对象帮办实事1840件。发放各类救助金6455万元,民生保障网更加牢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加大道路交通安全、燃气安全等八大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完成全省矿山安全重点县“销号摘帽”。建成国道重点路段临时停车场6个,有效提升了道路安全保障能力,护航广大司机以及群众平安出行。聘请安全专家开展常态化服务,风险隐患存量持续减少,开展应急演练49批次,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有序推进。办理第二批租地农民户籍189户599人。化解政府债务5.3亿元。根治农民工欠薪、调处信访积案等工作扎实有效。刑事、治安案件分别下降4.8%、5.7%。瓜州县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县”,县司法局荣获“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七、驰而不息提效能、促落实,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党风廉政、意识形态“一岗双责”有效落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执行“四下基层”制度,成立政策研究专班,推行重要信息摘报、局长讲政策机制,政府系统干部政策理论水平明显提升。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则,“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完善。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实行重点工作督查周报,重大项目亮灯管理,优减政务服务事项1680项,行政效能不断提升。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42件、政协委员提案61件,办复率100%。“八五”普法成效明显,“五经普”有序推进。工青妇、工商联、融媒体、档案、供销、史志等工作取得了新进步,消防、武警、电力、气象、金融、通信等行业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过去一年,全县上下锐意进取、勇于争先,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综合竞争力迈上新台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严格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维护稳定一线的建设者、机关干部、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瓜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奋斗历经艰辛,经验弥足珍贵。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党的领导,同频共振,是政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方向。我们坚决服从县委统一领导,开展各项工作始终与县委保持步调一致,紧盯县委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注重调动政府系统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聚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抓实见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坚持开拓创新,加快发展,是政府工作必须一以贯之的主题。我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牢“双碳”和东中部产业转移重大战略机遇,在战胜困难中坚持发展,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在开拓创新中率先发展。以项目为抓手,以招商为重点,以园区为平台,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民生至上,服务百姓,是政府工作必须时刻践行的宗旨。我们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将80%以上财力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持续健全社保体系、加大城乡建设、强化社会治理,办成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化解了一批跨度长、成因杂的历史遗留难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更加充实、更可持续。坚持求真务实,勤政高效,是政府工作必须大力倡导的作风。我们以实干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接续出台了招商引资、助企纾困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与企业家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重点工作现场办公、专题协调、定期督查,各项工作实现闭环管理,有效提升了行政效能,政府系统干部谋发展、思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些经验启示,是瓜州发展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中国式现代化瓜州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各位代表,思危方可居安,知忧才能克难!越是发展提速、形势向好,我们越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绿色枸杞、高端蜜瓜等重点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低;新能源就地消纳不足,电力外送通道亟需拓展,用电企业电价居高不下与发电企业送电不畅的矛盾依旧突出;工业产业链条短,矿产品加工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缓慢,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发育程度与我们所具备的优势还不匹配;用地、能耗、用水、污染物排放等要素保障日趋紧张,影响大项目落地扩建,破题发展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政府系统部分干部为民解忧、助企纾困的意识不强,破解瓶颈、推动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树立解题思维、破除发展之困,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瓜州正面临大有可为、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是双碳赋能的战略黄金期。瓜州风光资源富集,新能源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双碳”战略实施以来,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爆发期。随着“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酒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把新能源体量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产业转移的发展风口期。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中东部地区土地空间紧张、环境容量受限,产业转移升级步伐加快。面对产业转移机遇,瓜州不仅具有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而且具有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我们必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聚集,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中抢占先机、争先进位。三是发展动能的红利释放期。经过全县上下接续奋斗,我县能源装机实现了三年翻一番的飞速发展,工业集中区晋升省级开发区,宝丰、寰泰、智汇格林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项目落户瓜州,工业体系“四梁八柱”更加稳固。我们必须注重产业协同发展,有针对性地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发展韧劲,拓宽发展赛道,增强综合实力。四是人才支撑的融合关键期。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把科技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引进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政府系统干部历经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一线实践锤炼,思想不断解放、能力明显提升、作风更加过硬。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加大人才服务保障,以高质量人才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些利好的政策机遇,集聚的发展优势,将逐步释放潜力、发挥效能,只要我们保持定力、顺势而为、锐意进取,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就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瓜州实践上展现新作为、续写新辉煌。

  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融入省委“一核三带”发展新格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聚焦县第十六届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紧盯一个目标,坚持‘两型’定位,坚定不移实施‘三大战略’,落实落细省委对瓜州‘七个持之以恒’要求,全方位推动瓜州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三新一高”,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担当作为、争先进位,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魅力新瓜州,为酒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贡献瓜州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9%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动能。树立以“招商引资论英雄、项目建设论成败”的鲜明导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比干劲、争先进,以项目建设大突破推动经济大发展。

  狠抓项目稳投资。聚焦能源升级、城市更新、生态保护等关键领域,谋划包装优质项目500个以上,项目库投资动态稳定在3000亿元以上,力争煤炭储运保供基地、炎石零碳绿电先进材料等30个项目纳入省市重大项目“大盘子”。加大向上汇报对接频次,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各类项目资金落地瓜州,力争争取到位各类资金3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厂改造提升、锁阳城考古遗址公园等15个重大前期项目,全力实施东湖调蓄水库、梧桐公寓等128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亿元以上。

  招大引强增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瓜州快速崛起的制胜之道,推动“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优化“链长制”招商机制,培养一批懂政策、懂经济、懂产业的专业化招商干部。发挥好招商大使作用,重奖招商功臣,用好招商引资平台,立足瓜州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全面理清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现状,明晰产业全景图谱和发展路径,瞄准“三个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完善重点投资项目全程服务机制,推动浙江可胜熔盐、特变电工天池煤炭公铁物流园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建设,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

  优化环境促投资。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设身处地解决企业投资难题。探索“标准地”改革,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分类处置低效闲置用地3500亩以上,为企业发展留足空间。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和“无证明城市”建设,加快数据中台共享应用,推进人社、税务等5个办事大厅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企业、群众办事“跑一处、跑一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提升企业融资质效,全面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切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二、突出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实施3000户脱贫低收入人群“一户一万元”产业扶持项目,开展“雨露计划”培训1000人,提高就业帮扶实效。完成11个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倍增计划,力促6兆瓦村级分布式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力争村均收入突破27万元。加强衔接资金监督管理,落实帮扶产业“四个一批”分类发展措施,让群众享受更多增值效益。

  培优做强现代农业。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以争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目标,实施蜜瓜扩规升级行动,加快推进戈壁高新循环产业园建设,发展设施农业5000亩以上,种植高端设施蜜瓜1.6万亩,打造500亩以上大田蜜瓜示范基地6个。实施枸杞提质增效行动,打造6万亩绿色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举办第二届“甘肃·酒泉”枸杞博览会,提升瓜州枸杞区域品牌影响力。实施机采棉推广替代行动,规范代种托管社会化服务,建成机采棉设备维修保养中心,发展优质机采棉10万亩以上。实施牛羊扩群增量行动,加快金泉、安美肉牛养殖场建设进度,培育壮大养殖专业村组,调引基础母牛、优质种羊3500头只以上,提升畜牧业发展效益。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加大“瓜”字号品牌创建力度,全力打造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带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

  全力打造和美乡村。统筹推进“八改工程”,改造提升农房1000户以上,全面完成326户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建设县城至三道沟公路113公里,全力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榜”“积分制”考评,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8座,改造卫生户厕500座,新建高标准农田8.6万亩,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乡风文明建设,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提振农民精气神,提升农民幸福感。

  三、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工业强势崛起。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推动四大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新培育规上企业15户以上,总量达到90户以上。

  壮大能源电力产业集群规模。以构建“风光火储氢”多能互补能源体系为目标,全力加快常乐电厂5、6号机组建设进度,推动三峡恒基“光热+”“十四五”第二批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成运行,力争电力装机规模总量达到180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睿储、寰泰储能电站等项目建设进度,因地制宜探索共享储能市场化运行机制,不断提升电网运行安全水平。加快敦煌750千伏、瓜州330千伏变电站扩容升级改造进度,争取西湖750千伏变电站纳入全省电网规划,不断提升能源外送能力。启动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探索“新能源制氢+天然气管道掺氢”等氢能应用有效路径,推动绿电就地消纳。

  提升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质量。推进宝丰硅材料二期、恒瑞新“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积极引进石墨电极、光热熔盐、电解金属镁等新材料项目,做大新材料产业规模。推动帷盛光伏支架、新筑全钒液流电解液等项目落地,支持寰泰电堆提升产能,引导酒钢长城、甘肃科耀塔筒改进生产工艺,力争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企业产值突破30亿元。

  夯实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基础。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力促智汇格林煤化工项目一期建成投产,富燃煤炭分质利用项目落地开工,统筹发展煤焦油精深加工、荒煤气综合利用等产业,推动煤化工与新能源、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耦合发展。积极引进“三酸两碱”、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生产和第四代农药中间体、原药生产项目,推动化工新材料、化学农药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力争年内投产化工企业8户,增强现代化工对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升级。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全面摸清县内矿产资源储量、品位、分布等情况,重点招引贵金属冶炼、硅石深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整合小、散、乱矿产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鼓励腾飞、晋恒、西脉矿业等企业技改升级,强化与周边省市县企业合作,构建资源共享、技术互通、要素流动的发展格局。积极引进粉煤灰综合利用、退役风机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项目,分级分质利用好各类资源,构建危废固废资源化、高质化利用模式。

  增强工业发展动能。实施“一区三园”基础设施提升项目13个,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修订园区准入条件和发展指引,稳步提高亩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积极谋划布局绿电园区建设,加快建材、冶金、化工等高载能行业绿电替代,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加快三产融合发展。抢抓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助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做活文化旅游业。全方位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力促悬榆路一期、双石路二期竣工通车,完成丝路文化数字展示中心主体建设,推动体育馆投入运营。完善国际戈壁雕塑艺术长廊基础设施,建成游客接待中心,丰富雕塑长廊作品,全力创建4A级景区。争取锁阳城遗址考古公园项目落地建设,启动东千佛洞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高质量办好玄奘之路戈壁挑战赛、张芝奖书法作品展等节会赛事。支持明煜公司实体化运营,盘活文旅资源,开发“印象瓜州”系列文创产品。大力推介旅游精品线路,提高瓜州旅游吸引力,更好地“引客入瓜”“引客留瓜”。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争创省级乡村旅游样板村2个。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

  做旺商贸物流业。深度参与酒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馨逸公铁物流园二期、国能安北等煤炭储运保供项目,启动“油气氢电醇”综合能源站建设。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常态化开展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优质优价,力争电商交易额增长20%以上。落实房地产激励政策,加快商品房库存去化速度。出台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政策,拓展消费业态,激活消费活力。加快推进风电之都国际大酒店项目建设,满足游客高品质消费需求。力争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20家以上。

  做优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支持协合明乾、明乾工业等企业发展壮大,引导瓜州金风慧创实体化运行,南京高速齿轮制造集团在瓜州设立西北区域服务中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引进培育物业、家政等方面的优质企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力争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以上。

  五、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坚持城市建设、生态环保一体推进,抢抓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机遇,全面提升县城功能品质。

  高标准完善市政设施。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改造南环路、小康街等11条道路及市政管网,同步实施街景美化亮化。启动城镇燃气站搬迁,改造老旧小区楼宇24栋,更新49个小区楼宇老旧管网,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新建口袋公园4处,建设停车场4个,新增停车位319个。对张芝步行街进行整体提升,打造瓜州网红新地标。加快新能源出租车投放,架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32个,建设有品质、有魅力的文明城市。

  精细化加强城市管理。以“大城管”为统揽,常态化开展“走动式”执法,加强“三市四街”管理。健全物业监管机制,推行“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联动管理模式,打造以光明园、尚城华庭等为重点的物业示范小区5个。开展“蜘蛛网”专项整治行动,有效解决城区架空线私拉乱接、纵横交错顽疾,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500套,逐步消除“飞线充电”隐患。提高城市环卫、绿化管护标准,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

  常态化抓实环境保护。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新建绿色通道、农田防护林75公里,完成治沙造林2000亩,强化林木管护和病虫害防治。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深化扬尘、油烟、尾气等治理,不断提升优良天数比率。从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建设。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高效推进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43处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六、全面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人民至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新增城镇就业2200人、输转劳动力2.6万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110人。发放创业贷款3500万元,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500人次以上,争创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深入推进“人才兴县”战略,建设“梧桐公寓”1296套,引进各类人才300名,让群众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服务。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实施患癌群众关爱工程,进一步扩大医保、社保参保范围。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2个、村级互助幸福院5个,开展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居家老年人康养服务。加快公立托育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二中宿舍楼、冶金中专学生公寓楼装修投用,维修改造第一幼儿园,规划建设第五幼儿园,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招引紧缺学科教师60名,组织300名教师赴先进地区实岗培训,全面推进“三新”改革,力争高考上线率和“双一流”名校录取人数取得新突破。纵深推进“健康瓜州”,全力争取县医院疏勒河分院建设,开展“医共体”试点,拓展远程医疗会诊,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扶持激励各类文艺院团发展壮大,常态化开展“幸福瓜州”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大瓜州彩绘泥塑、洮砚雕刻技艺、瓜州民歌等非遗文化传承,促进文体事业快速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化排查整治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化等领域安全隐患。强化灾害事故应急调度指挥,提升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林草防灭火等灾害防治能力。全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强化社会面管控,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欠薪、信访积案等包案化解工作,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将忠诚履职、依法行政、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努力在推动瓜州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决做到党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动、落实见成效。

  依法行政强监管。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执行政府议事规定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自觉接受县人大依法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八五”普法、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统计、司法监督,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求真务实提效能。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优化决策、靶向发力,全面提升政府系统干部学政策、谋发展、促落实的能力。树立争先进位意识,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工作亮点,完善全过程督查问效机制,推动各项工作树标杆、走前列。

  清正廉洁作表率。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大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监管,稳妥有序化解债务存量。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保持好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以优良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

  各位代表!大道如砥阔步行,筑梦扬帆再起航。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魅力新瓜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 词 解 释

  (依报告出现次序排列)

  1.一核三带: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建设河西走廊经济带、陇东南经济带、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

  2.1246:指市委提出立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坚持“两极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以肃州为主体的区域中心经济增长极和以敦煌为主体的文化旅游经济增长极,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乡村振兴”四大战略;全力推动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能源产业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戈壁生态农业示范区、丝路节点物流枢纽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3.“链长制”招商: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链、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储能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商贸流通及文化旅游产业链6条产业链开展招商,每个产业链由一名县委常委担任链长的招商机制。

  4.一键报贫:指由省乡村振兴局研发并推广上线的农户申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系统平台。

  5.双塔一机:指使用两座吸热塔和一台汽轮机的光热储能项目。

  6.源网荷储一体化:指一种可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运行模式和技术,通过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和源荷互动等多种交互形式,从而更经济、高效和安全地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路径。

  7.“三绿”项目:指通过自建“风、光、储”一体化系统生产输出绿色电力,用绿色电力生产绿色光伏材料,再用绿色材料制造光伏设备,实现“从绿色到绿色”的能源闭环。

  8.“专精特新”企业: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工业企业。

  9.“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指省委加强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作,在全省开展的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

  10.四下基层: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11.“三抓三促”行动:指省委在全省开展的“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

  12.三新一高: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

  13.标准地:指带着建设规划、能耗、环境、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一系列标准进行出让的建设用地,企业拿地后通过“一窗受理”即可开工,建成投产后按照法定条件和既定标准进行验收。

  14.无证明城市:指群众和企业去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提交需要自己跑腿去开具的证明材料。

  15.四个一批:指帮扶产业巩固一批、提升一批、盘活一批、另起炉灶一批。

  16.八改工程:指省政府提出的“农村改厕、改路、改水、改房、改电、改气、改厨、改院”工程。

  17.四好农村路:指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18.“蜘蛛网”专项整治行动:指对城区电线乱拉、飞线乱搭、线缆乱堆等城市旧疾进行专项治理。

  19.“三新”改革: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

  20.医共体: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体系,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及有序就医新秩序,着力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1.枫桥经验:指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经验。

  22.浦江经验: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上一条: 生态环境部赵英民:光热发电具有较好额外性,鼓励通过自愿减排交...
下一条: 国管局: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研究推进分布式光热建...
Copyright © 宁夏中广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宁ICP备17002326号 网站设计制作:银川天脉网络有限公司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844号